吳哥尋奇-續

 

Locationtempleawat.png

 

    看完吳哥窟,再來要拜訪周邊的其他古蹟。上方是聯合國教

科文組織的地圖,可以看出吳哥城大約分成四個區域:小吳哥窟、大

吳哥城、城東區、羅洛氏遺址。

    小吳哥窟上一篇談過,就不多提。大吳哥城主要的建築有:

南城門巴戎廟、巴本宮、鬥象台、十二生肖塔、空中宮殿和巴肯山

。城東區:塔布籠神廟、女皇宮、皇家浴池等。羅洛氏遺址:巴孔寺

、比列科寺等。粗體字是我有參觀的(當時不巧遇到十二生肖塔維修

,緣慳一面,實在可惜啊)。

 


 

巴戎寺(Bayon)

 

undefined

 

    巴戎寺建立於十二世紀晚期到十三世紀中,是闍耶跋摩七

世的國寺。這是吳哥王朝最後一間國寺,也是唯一的大乘佛教國寺

。繼任的帝王則依據自身信仰,雜揉了小乘佛教和印度教的元素。

    在巴戎寺中心的高台上,一共有四十九座四面佛塔的塔林

,再加上周圍五座門塔,一共五十四座四面佛塔,兩百多個微笑的

面孔俯視著吳哥,於是,這裡又被稱為「吳哥的微笑」。每張面孔

的雕工都很立體,徐徐如生;同樣的微笑,卻散發著不同的神采,

竟無一重複。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此外,巴戎寺的壁畫也相當精采:總長超過一千兩百公尺,

描繪了約一萬多名人物。外圍的壁畫是歷史上的重大戰事,包含吳哥

王朝的象兵部隊和海戰;內圈的壁畫則主要是印度教的傳奇故事。

 

undefined undefined

 

    巴戎寺內部的通道和樓梯狹窄錯綜,加上複雜的壁畫、石雕

,行走其間,彷彿有置身迷宮的錯覺。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鬥象台

 

undefined

 

    雖然中文譯名叫「鬥象」,這裡並不是競技場,而是古王

國城牆的一部份,後方與宮殿相連,只是滄海桑田,宮殿空餘殘壁

斷垣。據說,耶跋摩七世會在此迎接他得勝歸來的象兵部隊,因

此,平台上的雕像多是象形,故稱「鬥象台」。

 

undefined

 


 

南城門

 

CIMG4762.JPG

 

    一般來說,造訪吳哥的遊客都會由此門入城。城門高約二十

多公尺,城塔為四面佛塔,兩邊的城牆在十一世紀曾遭入侵,於是經

過改建、強化。

    入門以後,道路兩邊是史詩中著名的場景「乳海翻騰」,羅

列著神佛雕像,左邊是天神,右邊是阿修羅。

 

undefined CIMG4767.JPG

 


 

塔布籠神廟(Ta Prohm)

 

undefined

 

    有看古墓奇兵的朋友,想必對這裡的風景感到熟悉,畢竟

塔布籠神廟曾是該片的拍攝場景。

    塔布籠神廟是闍耶跋摩七世為了紀念母親所蓋的大乘佛教

寺廟,殿內供俸智慧女神(Prajnaparamita),據傳便是以其母親

的形象塑造。

    由於長時間隱沒於叢林深處,寺廟已被一種名為「吉貝」

的樹木入侵盤據。由於情況太過嚴重,於是放棄修復。卻沒料到,

這種荒廢傾頹的景色反而成了意外的賣點,吸引了許多嚮往冒險的

觀光客。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從寺廟東門進入,會經過一條狹長的迴廊,刻著仙女的浮

雕,因此有著「舞者長廊」的美名。而據說若是在塔內的某間內室

裡用力拍胸,則會發出宏亮的回音,於是稱作「回聲塔」。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arrow
arrow

    Hsieh Tra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